一是 接入各政府职能部门,将海关备案申报、外汇管理局、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行政审批局、金融监管局、邮政管理局等单位网上办事内容直接整合至该板块,汇总政府审批和办事项目的权限、条件、程序、时限、费用等相关指南信息,企业可直接点击进入,按需求进行业务办理。
二是 开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专项资金申报通道,专项资金兑现申报开始后各企业可在网上进行项目申报,申报后期有关信息将可在此栏目中进行查阅。
三是 接入唐山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网站,综服平台联合品牌方、海外仓、支付企业、境外贸易公司、承运商、物流公司、报关报检中心、保税仓、快递企业等,为中小企业防范交易风险、降低经营成本、解决融资难题。为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提供完整的一站式供应链服务。
四是 接入唐山市各县(市、区)跨境电子商务线下园区,使拟入驻园区企业在线即可联系到各园区相关负责人,“端对端”办理完成入驻、签约等一系列手续。
依托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功能,建设多位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合作机制和共享平台,实现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电商企业、物流企业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口岸管理部门互换信息、互认监管和互助执法。统一信息标准规范、备案认证和管理服务,实现企业“一次备案、多主体共享、全流程使用”,为跨境电子商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合一”提供数据技术支撑。到2019年上半年,实现与海关、商务、税务部门互联互通。到2019年底,实现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外汇、邮政和金融机构的互联互通,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电子化、自动化”。
打通口岸物流服务通道,建立健全集疏运体系,进一步提升国际物流货运保障能力,形成深吞吐、远辐射、供应链可控、流程规范的跨境电子商务智能物流平台。发挥“多式联运”优势,以“海运口岸+内陆港”为核心,打造互联互通的物流智能信息系统、衔接顺畅的物流仓储网络系统、优质高效的物流运营服务系统,探索建立高品质、标准化、规范化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流程。完善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建立以集散型物流为骨干的区域集疏运服务体系,打造以城市共同配送为支撑的国际国内物流对接网络,重点提升国际物流、区域分拨、同城配送三大功能,鼓励物流、邮政、快递企业与跨境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中心业务对接,切实加强跨地末端配送能力建设。鼓励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建设海外仓、境外服务网点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仓储物流服务中心与公共海外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协同,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共享物流仓储资源,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效率高、成本低的物流服务。2019年以跨境电商为重点,重点打造2个区域邮快件分拨中心,在日本、韩国、东南亚认定5个公共海外仓;到2021年,吸引龙头物流企业入驻,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物流分拨中心,公共海外仓达到20个。
建立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推进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引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等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可查询、可追溯特点,为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提供支付结算、信用保险、融资、担保等风险可控的在线金融服务。鼓励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支持银行业金融业机构与支付机构开展业务合作,提供优质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2019年上半年完成金融服务体系搭建;2019年引进第三方支付企业5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在线金融产品,基本实现在线支付、在线融资、在线担保等金融服务线上化;到2021年,跨境电子商务在线金融服务率达到80%。
科学设计统计指标,探索建立平台数据采集和企业自主申报相结合的统计制度。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各类平台商品交易、物流通关、金融支付等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运用。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链接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跨境电子商务数据的交换汇聚。发布唐山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统计方法,建立健全跨境电子商务统计监测体系,为政府监管和企业经营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数据库,提供电商主体身份识别、信用记录查询、商品信息查询、国别风险查询、海外买家资信查询、货物运输以及贸易信息查询等信用服务。建立监管部门信用认证与第三方信用服务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记录和积累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交易平台、物流仓储企业及其他企业基础数据,培育引进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进行数据提取采集和加工分析,提供真实、高效的信息评价服务。实施信用负面清单管理,事前准入禁止,事中全面查验,维护跨境电子商务良好的发展环境。2019年底,完成跨境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数据库搭建;2020年完成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培育引进不少于3家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
建立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数据资源安全管理体系和网络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建立健全风险信息采集、评估分析、预警处置、复查完善等机制,有效防范交易风险。以流程节点风险防控为重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全流程专业风险分析,预防和打击跨境电子商务领域违法犯罪,有效防控非真实贸易“洗钱”的经济风险,数据存储、支付交易、网络安全的技术风险,以及产品安全、贸易摩擦、主体信用的交易风险。定期对每一项改革创新举措进行专业风险防控分析,有效防控试点试验中的各类风险。
建立健全以政府部门主导、职能单位监管、电商企业承担主体责任的跨境电子商务质量安全体系,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和商品溯源数据库,收集汇总生产、交易、通关、物流、支付、结算及评价等综合信息。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商品源头可溯、去向可查、风险可控、责任可究。2019年上半年,完成跨境电子商务质量安全体系搭建;2020年,完成跨境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和商品溯源数据库建设;到2021年,基于信息化手段的质量安全体系日臻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全覆盖。
依托河北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河北省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唐山智慧城市管理平台等现有资源,建立技术标准一致、互联互通的海关、 外汇管理、商务、税务、市场监管、交通、邮政、金融、信用保险等多位 一体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息共享 互换、协同作业,为市场主体提供备案、通关通检、查验放行、统计监测、 质量追溯、信用管控、身份认证等一站式服务。引导跨境电子商务园区、 重点进出口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物流仓储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企业 和金融机构对接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综合服务体系。
结合河北省产业优势,以唐山跨境电商综试区为核心,高质量、高起点 规划建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区域运营中心平台,增强跨境电子商务核心 要素的集聚能力和产业承接与服务能力;鼓励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创新创业, 依托科研教育机构、产业园区等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平台,为创业 人员提供场地、人才、技术、资金支持,加快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众创、众包、 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发展;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功能作用, 突出曹妃甸综合保税区、京唐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引领带动作用,建设 线下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园区平台,为唐山综试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 集货仓储、配送等专业化服务,逐步形成跨境电子商务区域运营中心、创新 创业中心与物流中心的相互支撑、协同发展、良性互动的有利局面。
立足本地实际,瞄准特色产业,积极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发展 线下O2O体验店,扶持一批具有自主品牌、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市场拓展能力的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际国内知名跨境 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唐山跨境电商综试区开展业务,形成集聚效应。推动跨境 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综合服务企业、仓储物流企业发展,为企业发展跨境电子 商务提供专业化服务。培训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产业,重点围绕B2B出口业务, 培育本地营销及代运营服务商;鼓励系统集成、营销推广、教育培训、摄影 美工、策划创意等相关专业服务业发展,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各种要素有序 自由流动,打造优质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